如果患者患有肺結核後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會出現多種嚴重的併發症。常見的有呼吸道感染、支氣管擴張、肺膿腫等呼吸系統的疾病,還可能引起全身性的疾病,如腎結核、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等。
呼吸系統疾病
急性肺部細菌性感染
當肺結核合併有細菌感染時,可導致患者的病情加重,表現為咳嗽、咳痰症狀明顯加重,並且會出現高燒、胸痛等症狀。
空洞型肺結核
由於結核桿菌在肺內複製和增殖,使肺組織壞死而形成一個無壁的腔隙即為肺結核空洞。若未予以規範抗結核治療或治療不徹底,則會導致病灶區域性纖維包裹,造成引流不暢而形成空洞型肺結核。
肺內播散型肺結核
是較為嚴重的一種型別,常因未經正規抗結核治療所致,會廣泛地損害肺臟功能而導致低氧血症,甚至可危及生命。
其他病變
部分肺結核患者經過積極的抗結核治療以後,可以完全控制病情,但是如果不注意護理或者免疫力比較差的情況下,有可能導致病情反覆發作,從而產生抗藥性肺結核或者是結核球等病變。
全身性疾病
腎結核
是指結核桿菌由體內其它器官播散至腎臟所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常繼發於肺結核,早期通常無症狀,隨著疾病的進展,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血尿以及持續或解脲困難等症狀。
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是由大量結核菌經血行播散到身體各處,尤其是肺外器官,常見於兒童和老年體弱者。臨床表現主要以高燒、盜汗、消瘦等全身毒性症狀為主,還可伴有肝脾、淋巴結腫大,以及腦、心、消化道、關節等部位的嚴重傷害。
此外,還有部分人群可能出現肺門淋巴結核、結核性腦膜炎、結節性紅斑、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因此,一旦確診為肺結核需要儘早接受針對性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包括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孟表多(Ethambutol)等,具體的用藥方案需要諮詢專業醫生並遵醫囑執行。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