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患者在遵醫囑服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後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時,可能是由於疾病本身導致,也有可能是由於藥物的副作用引起。此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判斷,並進行針對性處理。
疾病本身因素
病情嚴重
若肺結核患者的病灶廣泛分佈於兩肺,且病變範圍較廣,則可能會因肺部組織受到嚴重的傷害而影響正常通氣功能,繼而導致活動耐力差,在服藥之後就會有明顯的呼吸困難症狀。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採取吸氧的方法來改善缺氧狀態,以減輕呼吸困難的症狀。
用藥不規範
如果肺結核患者沒有按照醫生規定的療程和方法堅持用藥,擅自減少藥量或停用藥物,就可能導致體內不能徹底殺死結核桿菌,從而造成疾病的反覆發作,甚至加重,可表現為活動性肺結核復發以及肺結核惡化的情況,進而出現上述情況。對此建議一定要嚴格遵循醫生制定的方案規律、足療程地使用藥物,避免自行減量或者加量。
合併其他併發症
如肺大皰破裂等,當肺結核患者併發肺大泡時,常會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同時還會伴有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的表現。一旦發生破裂會導致氣胸的發生,從而引發劇烈的疼痛感以及呼吸困難的現象。對於此類情況應積極給予對症支援治療,比如採用胸腔閉式引流術緩解不適症狀。
其他原因
部分肺結核患者可能本身就存在心肌炎、心包膜積水等情況,也會因為心臟功能受損而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對此應及時明確病因並進行相應治療,比如心包膜積水者可應用尿激酶(Urokinase)促進吸收,必要時還需透過手術解除壓迫。
藥物副作用
常見於服用利福平(Rifampin)以後所引起的不良反應,主要是因該藥會對肝臟產生一定的損害作用,所以會誘發肝細胞壞死及纖維化,最終形成肝硬化。因此就會使患者出現食慾下降、噁心嘔吐、厭油、腹脹、腹瀉、黃疸、轉氨酶升高等表現,而且隨著病情的發展還會有呼吸困難、水腫、昏迷等現象。一般可以透過調整飲食結構,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幫助保護肝臟,還可以配合口服保肝護肝類的藥物,比如復方甘草酸苷片、水飛薊(Silymarin)等。若效果不佳則需及時就醫更換其他藥物替代治療。
除此之外,若是自身患有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礎性疾病,也可能會影響正常的呼吸功能,從而出現上述異常症狀。此時應該進一步查明具體的發病原因,然後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