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和腸結核均屬於慢性傳染性疾病,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後通常可以治癒。肺結核患者需要遵醫囑全程使用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而腸結核的患者則需及時手術切除病灶。
肺結核和腸結核均屬於慢性傳染性疾病,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後通常可以治癒。肺結核患者需要遵醫囑全程使用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而腸結核的患者則需及時手術切除病灶。
肺結核
強化期
通常為2個月左右,在此期間要遵醫囑足量、足療程地應用利福平(Rifampin)、Isoniazid(INH)等藥物進行治療,以儘快殺滅結核桿菌。
鞏固期
一般也需要持續用藥6-9個月的時間,常用藥物包括吡嗪醯胺膠囊、孟表多(Ethambutol)等,以避免病情反覆發作。
腸結核
單純型腸結核
指僅累及腸道且無其他部位結核播散的腸結核,主要表現為腹瀉、腹痛、腹部腫塊等症狀,可遵醫囑採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如鏈黴素(Streptomycin)注射液、利福平(Rifampin)注射液等,必要時可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或全胃切除術等方法進行治療。
複雜性腸結核
若同時存在一種及以上的腸外器官結核病灶,並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則稱為複雜性腸結核。此類患者除上述症狀以外,還可伴有發燒、盜汗、體重減輕、營養不良等情況,同樣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上抗結核藥進行治療。如果併發急性穿孔、大出血、阻塞等併發症,則應立即採取外科手術的方法進行處理。
無論何種型別的腸結核,只要能夠做到早期診斷並給予規律性的綜合治療,便有望獲得良好的預後效果。因此建議確診患有腸結核的人群注意合理飲食,儘量保證清淡、易消化,還要適當運動鍛鍊身體,有助於加強免疫力,促進疾病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