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檢查肺結核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8
懷疑自身患有肺結核時可以做PPD皮膚試驗、X光檢查等一般性檢查,以及痰塗片抗酸染色檢查、結核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病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透過上述一系列的檢查來綜合判斷是否患病及大致病程。

懷疑自身患有肺結核時可以做PPD皮膚試驗、X光檢查等一般性檢查,以及痰塗片抗酸染色檢查、結核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病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透過上述一系列的檢查來綜合判斷是否患病及大致病程。

一般性檢查

PPD皮膚試驗

將PPD注入皮內進行測試,48-72小時後觀察注射部位的表現,如果出現水泡、硬結或紅斑,則提示可能感染了結核分枝杆菌。

X光檢查

早期可無異常發現,但病變發展後可見肺部紋理粗亂、模糊不清,並有邊緣不規則的片狀陰影或大片濃密的間質性陰影,部分患者還會伴有胸膜滲出液的情況。

專項檢查

痰塗片抗酸染色檢查

取患者的痰液,在顯微鏡下尋找抗酸性的結核分枝杆菌,陽性結果通常代表活動性肺結核或潛伏感染者。

結核菌培養和藥敏試驗

是確診肺結核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制定治療方案的基礎依據,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羅氏培養基加BCG培養法、全自動液體培養法等方法進行培養,再根據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選擇合適的抗結核藥物。

病理學檢查

當患者發生肺門淋巴結核時,可以在CT引導下行穿刺活檢術,取出少量組織送至病理科進行病理學診斷,以明確是否存在癌變情況。

影像學檢查

主要包括高分辨率薄層CT檢查、胸部增強MRI檢查、正電子發射電腦斷層成像(PET)檢查等,有助於瞭解肺部病變的範圍、性質等情況。

此外,還可以透過分子生物學技術對結核分枝杆菌DNA片段進行檢測,也可以輔助診斷肺結核。一旦確診為肺結核應積極在醫生指導下接受正規的抗結核治療,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包括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吡嗪醯胺、鏈黴素(Streptomycin)等。同時還要注意加強營養支援,適當運動鍛鍊身體,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