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中可以透過病史、症狀體徵等進行初步判斷,還可以透過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來確診。如果患者存在可疑的症狀並且長時間不好轉,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
臨床中可以透過病史、症狀體徵等進行初步判斷,還可以透過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來確診。如果患者存在可疑的症狀並且長時間不好轉,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
初步判斷
病史
如果患者有與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史,或長期生活在結核高發地區,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等,均有可能增加患肺結核的可能性。
症狀體徵
肺結核可表現為咳嗽、咳痰、午後低燒、乏力、盜汗、消瘦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咳血表現。聽診時可以聽到雙肺的散在溼囉音,叩診為濁音,語顫增強,呼吸動度差,有時會出現溼性囉音。
確診
實驗室檢查
包括PPD皮膚試驗、γ-干擾素(Interferons)釋放試驗,其中PPD皮膚試驗是定性的檢測方法,而γ-干擾素(Interferons)釋放試驗是定量的方法。此外,也可以透過血常規檢查白血球和淋巴細胞的變化情況,若淋巴細胞下降則支援肺結核的診斷。
影像學檢查
主要包括X光檢查、CT檢查以及心臟超音波。其中X光檢查主要觀察肺部病變性質,如滲出、增殖等;CT檢查能夠顯示肺內病灶的大小、形態及分佈情況;心臟超音波主要用於瞭解心臟受累程度。
病理檢查
主要是取活組織做病理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乾酪樣壞死,如果有典型的乾酪樣壞死,則提示可能患了肺結核。
以上幾種方式結合起來可以幫助醫生進行準確地診斷,一旦明確診斷後需要積極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