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患者如果出現復發的情況,並且伴有後背疼痛的症狀時,可能是由於疾病本身導致的後背疼痛,也有可能是合併其他疾病引起的。此時建議及時就診明確原因,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
原發性因素
肺部發炎
當肺結核患者病情復發以後,可能會引起肺部組織充血、水腫及炎性分泌物滲出等炎性反應。這些物質刺激到胸膜周圍神經纖維叢時,則可產生後背部位疼痛的症狀。需要遵醫囑使用敏感抗生素藥物,如阿奇黴素(Azithromycin)、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抗感染治療。
胸膜受累
若肺結核患者在患病期間併發了肺大皰或氣胸等疾病,隨著呼吸運動則可能牽拉胸膜而表現為後背部位疼痛症狀。對於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但如果疼痛劇烈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則可以考慮給予布洛芬(Ibuprofen)緩解不適症狀。
胸膜增厚沾黏
部分肺結核患者在患病期間沒有得到徹底治癒,導致病灶吸收不完全並發生沾黏,則可能出現上述情況。對此需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必要時可以透過手術鬆解沾黏帶。
肺部鈣化灶
若肺結核患者經過積極治療以後,區域性已經形成鈣化灶,但是仍然有細菌滋生和繁殖,則可能導致肺部組織受到嚴重傷害而誘發疼痛。針對此類情況需要繼續服用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等抗結核類藥物控制病情進展。
繼發性疾病
另外,還可能存在腫瘤這一可能性較小的因素,需完善胸部CT等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確診為惡性腫瘤以後,通常需要透過開胸手術切除病變組織,術後配合放療、化療等輔助治療方法來預防疾病復發。
除此之外,若是自身存在肋軟骨炎、膽囊結石、心臟疾病等情況也可能引發此症狀。因此具體病因還需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方能確定,然後根據不同病因選擇適合的方案進行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