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由於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呼吸系統傳染病,在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一系列症狀,常見的有呼吸道症狀、全身症狀等。此外,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一些伴隨症狀。
肺結核是由於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導致的呼吸系統傳染病,在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一系列症狀,常見的有呼吸道症狀、全身症狀等。此外,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一些伴隨症狀。
必有的症狀
呼吸道症狀
如果患者的身體免疫力比較強,或者在患病初期僅出現了少量結核分枝杆菌侵襲時,一般不會出現明顯不適症狀。但當疾病發展到一定嚴重程度後,就會表現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咳痰、發燒、氣短或呼吸困難等,還可伴有不同程度咳血以及胸痛等症狀。
全身症狀
若不及時治療,隨病情加重還會表現為午後低燒、夜間盜汗、身體乏力、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等典型表現。少數患者會出現皮膚潮紅、水腫、腹水、肝脾腫大等情況。
常見症狀
咳嗽
肺結核患者受到病原體刺激時,常會引發咳嗽現象,並且以乾咳為主,也可為乾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
咳痰
如果合併細菌感染,則可能會出現黃色膿性痰液,甚至會出現綠痰的情況。
發燒
通常為長期午後低燒,體溫在37-38.5℃之間,也有可能會出現高燒情況,多見於兒童或青年期女性。
其他
部分患者還會伴隨頸部淋巴結腫大、肌肉痠痛、肋膜炎性胸痛、腦膜刺激徵等併發症狀。
對於確診肺結核的患者而言,應儘早接受正規抗結核治療,常用的藥物有立汎黴素(Rifampicin)、Isoniazid(INH)、孟表多(Ethambutol)等。同時還要注意營養補充,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奇異果等,有助於促進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