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加重或症狀未緩解的情況時,則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複查。複查肺結核的方法包括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如果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加重或症狀未緩解的情況時,則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複查。複查肺結核的方法包括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體格檢查
主要是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和呼吸系統情況,如是否有咳嗽、咳痰、胸悶、氣短等情況,同時還要注意有無其他伴隨症狀,比如咳血、盜汗、乏力、消瘦等。另外,還需要測量患者的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徵是否正常。
實驗室檢查
常用的檢查方法包括結核菌素試驗以及γ-干擾素(Interferons)釋放試驗等。結核菌素試驗是透過皮內注射結核毒素,並根據注射部位的硬結大小及有無紅暈反應判斷身體是否感染了結核分枝杆菌。而γ-干擾素(Interferons)釋放試驗則是利用已知的結核分枝杆菌DNA作為抗原刺激樣本中的T淋巴細胞,然後檢測其對特異性抗原應答的能力,以診斷是否存在活動性結核病。
影像學檢查
常用的方法包括X光檢查、CT檢查等。X光檢查可以顯示肺部病變的形態、分佈和密度等特點,對於早期肺結核的診斷有一定的幫助作用。而CT檢查則能夠提供更詳細的影象資訊,可以幫助醫生確定病變範圍和程度,為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除了上述常見的幾種方式外,還可以選擇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該檢查可以透過喉鏡直接進入患者的氣道內部,從而獲取更為準確的病理學證據,有助於確診肺結核並指導臨床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複查肺結核之前,患者通常需要空腹一段時間,以免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此外,由於肺結核具有傳染性,因此建議患者在就診過程中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將疾病傳播給他人。最後祝所有患者早日康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