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是指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其症狀主要包括發燒、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統症狀,以及盜汗、乏力等全身性症狀。而肺結核的起因為結核分枝杆菌感染。
肺結核是指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其症狀主要包括發燒、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統症狀,以及盜汗、乏力等全身性症狀。而肺結核的起因為結核分枝杆菌感染。
症狀
呼吸系統症狀
由於肺部存在病變,可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呼吸系統的症狀,如長期或反覆的咳嗽、咳痰,且為乾咳或少量黏液痰,後期可能合併細菌感染而表現為黃膿痰,並伴有咳血的表現。此外,若病灶阻塞小血管時還可發生胸痛,繼發細菌感染則會出現典型的濃痰,伴臭味。另外,部分肺結核早期患者也可能無明顯症狀,僅在體檢時發現。
全身性症狀
常見的有午後低燒、夜間出汗、食慾減退、身體消瘦和疲乏無力等症狀,如果病情嚴重還可能出現劇烈疼痛、呼吸困難、水腫、貧血等情況。
起因
結核分枝杆菌屬於放線菌目,分枝杆菌屬,可以引起人和多種動物發病,是人類最常見的結核病致病菌。該菌呈細長的桿狀,長度可以從1-3mm不等,在體外難以生存,對溫度和溼度均比較敏感,60℃ 2小時即可被殺死,50%酒精也可以將其殺滅。
對於確診為肺結核的患者而言,需要進行全程、規律的抗結核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孟表多(Ethambutol)等。同時還要注意營養支援及心理護理等綜合治療,以促進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