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懷疑自己可能患有肺結核時,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並遵醫囑給予相應治療。肺結核的檢測和治療原則包括確定是否為活動性肺結核、明確感染型別以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等,然後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一、確定是否為活動性肺結核
疑似或確診肺結核
一般是指初次發現或者再次發現曾經有肺結核病史,但痰塗片抗酸桿菌陰性,影像學顯示肺部病灶較穩定,無明顯惡化傾向者,可初步診斷為疑似肺結核。如果同時具備咳嗽、咳痰2周以上,痰中帶血等相關症狀,則可以確診為活動性肺結核。
非活動性肺結核
通常指X光胸片提示肺部病灶處於靜止狀態,痰培養未檢出結核分枝杆菌,也沒有相關的臨床表現,如咳嗽、咳痰、咳血等症狀。雖然不具備傳染性,但仍需定期隨訪觀察,一旦出現可疑症狀應及時就診。
明確感染型別
肺結核患者常見的感染型別是人型結核分枝杆菌感染,還有部分患者感染其他細菌,比如鳥型分枝杆菌、鼠型分枝杆菌等。對於不同型別的感染引起的肺結核,其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確診後應先進行分型,再決定具體的治療方案。
藥物敏感試驗結果
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肺結核患者的治療效果不佳,可能是由於沒有找到敏感抗生素所致,在臨床上常用的檢測方法主要是透過痰培養加藥敏試驗來判斷哪種藥物對肺結核更為敏感,從而指導醫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四、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肺結核屬於慢性傳染病,主要以呼吸道傳播為主,可以透過空氣中的飛沫進行傳播。輕症患者可以選擇口服藥物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常用藥物包括異煙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n)等。而重症患者則需要靜脈注射使用鏈黴素(Streptomycin)、愛黴素(Amikacin)等藥物進行聯合治療。
建議日常生活中注意個人衛生,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以免發生交叉感染。另外還要適當運動鍛鍊加強免疫力,提高身體免疫力。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