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每天用藥幾次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8
抗結核藥物治療是肺結核患者規範化管理的重要環節。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肺結核的規範治療需要遵循早期、規律、全程、聯合、適量的原則。對於大部分肺結核患者而言,建議遵醫囑每天堅持用藥1次,但部分特殊情況下的患者可能需要根據病情變化,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頻率。

抗結核藥物治療是肺結核患者規範化管理的重要環節。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肺結核的規範治療需要遵循早期、規律、全程、聯合、適量的原則。對於大部分肺結核患者而言,建議遵醫囑每天堅持用藥1次,但部分特殊情況下的患者可能需要根據病情變化,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頻率。

如果患者的痰培養結果提示結核分枝杆菌對一線抗結核藥物敏感,則可以使用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吡嗪醯胺片和孟表多(Ethambutol)進行正規的抗結核治療。一般情況下,建議在早餐前或晚餐後服用Isoniazid(INH),因該藥有肝毒性,因此不建議空腹服用;而立汎黴素(Rifampicin)宜餐後口服,因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腸道反應;吡嗪醯胺片飯後服用,以減少其對肝臟的傷害;孟表多(Ethambutol)則餐間及餐後皆可服用。上述5種藥物中,前三者為每日3次,後者為每日2次,所以大部分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每天堅持用藥1次即可。

但如果患者出現耐藥的情況,則需加用二線抗結核藥物,如注射用硫酸卡納黴素(Kanamycin)、硫酸卷曲黴素片等。此時由於其中大多數藥物均屬於一天多次使用的廣譜抗菌藥物,故需遵醫囑視具體情況適當增加用藥次數。

此外,若患者服藥期間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時,應及時告知醫生,並在醫生指導下酌情調整用藥時間與頻次。同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吸菸飲酒等不良嗜好,幫助疾病的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