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患者出現關節疼痛症狀時,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透過抗結核藥物進行聯合、足療程的規律治療。同時還要注意補充營養和鍛鍊身體等方法來促進恢復,從而緩解關節疼痛的症狀。
肺結核患者出現關節疼痛症狀時,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透過抗結核藥物進行聯合、足療程的規律治療。同時還要注意補充營養和鍛鍊身體等方法來促進恢復,從而緩解關節疼痛的症狀。
對因治療
肺結核是由於感染了結核桿菌所導致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常表現為咳嗽、咳痰、發燒等症狀。若不及時治療還可能會累及其他器官組織,如骨、關節等部位。因此一旦確診為肺結核後,則需遵醫囑使用利福平(Rifampin)、Isoniazid(INH)或吡嗪醯胺膠囊等抗結核藥物進行規範性的治療,以控制病情發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用藥期間還需定期複查血常規、胸部X光等相關檢查,以便於瞭解疾病的進展以及是否產生不良反應。
一般治療
加強營養
日常生活中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蘋果、香蕉等,有助於加強免疫力,也幫助疾病早日康復。
適當運動
在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的同時,還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慢跑、散步等,能夠提高身體免疫力,幫助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其他
如果患者的疼痛比較嚴重,還可以遵醫囑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進行止痛處理,比如布洛芬(Ibuprofen)、希樂葆(Celecoxib)等。但由於此類藥物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建議最好飯後半小時左右再服用,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另外對於孕婦以及哺乳期婦女則要禁止服用,以免影響胎兒發育或者造成嬰兒腹脹等情況發生。
除此之外,部分患者還可採用針灸、艾灸等方式輔助治療,可以起到舒筋通絡的作用,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疼痛症狀。但是具體的治療方法還需去醫院就診後由醫生指導選擇,不可擅自用藥或停藥,以免延誤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