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晚期吐血便血

分類: 呼吸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8
肺結核晚期患者出現吐血、便血的情況,可能是由於病灶廣泛累及支氣管黏膜血管或消化道黏膜血管所致。此時需要及時明確出血原因,並進行針對性治療。

肺結核晚期患者出現吐血、便血的情況,可能是由於病灶廣泛累及支氣管黏膜血管或消化道黏膜血管所致。此時需要及時明確出血原因,並進行針對性治療。

原因

支氣管黏膜血管破裂

當肺結核導致的病灶廣泛累及支氣管黏膜時,可引起劇烈咳嗽,若咳嗽較重則可能導致支氣管黏膜血管破裂而引發小量咳血,嚴重者可能出現大咳血,從而表現為吐血的症狀。如果同時合併胃腸道感染,可能會進一步傷害胃腸黏膜,使胃腸黏膜微血管破裂,進而發生便血症狀。

消化道黏膜血管破裂

肺結核晚期患者通常體質較差,抵抗力較低,容易繼發各種細菌性感染,如幽門螺杆菌感染等。若不積極控制感染,則可能傷害消化道黏膜,使其黏膜下層血管破裂,進而出現便血症狀。

治療

止咳平喘類藥物

肺結核晚期患者出現吐血的症狀,可以遵醫囑使用安嗽錠(Ambroxol)、氫溴酸鹽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HBr)等鎮咳藥,以及撲咳喘(Bricanyl)、延胡索酸福莫特羅(Formoterol fumarate)片等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的藥物進行對症處理。

抗結核類藥物

肺結核晚期患者還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規範服用立汎黴素(Rifampicin)、異煙肼(Isoniazid)等抗結核類藥物進行系統性的抗結核治療。

抑酸護胃類藥物

對於伴有幽門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還需遵醫囑應用奧美拉唑(Omeprazole)、檸檬酸鉀(Potassium Citrate)+次碳酸鉍(Bismuth)等抑制胃酸分泌和保護胃部的藥物來緩解病情。

抗生素類藥物

若是因細菌感染引起的上述症狀,還可遵醫囑應用阿奇黴素(Azithromyc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廣譜抗菌素進行抗炎治療。

其他

必要時需透過支氣管動脈介入栓塞術等方式來進行止血處理,以避免失血過多危及生命安全。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飲食清淡,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比如雞蛋、牛奶等,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