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口小顆粒病變:子宮頸糜爛、息肉、囊腫的鑑別與處理

分類: 女性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21
本文介紹了宮頸口出現小顆粒樣病變的情況,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其中較為常見的是子宮頸糜爛、子宮頸息肉以及子宮頸納氏囊腫。針對不同的病因,處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在發現異常情況時,應儘快就醫進行專業評估和確診。

宮頸口有小顆粒還癢應該怎麼辦

宮頸口有小顆粒,可能是子宮頸糜爛、子宮頸息肉、子宮頸納囊等,原因不同處理方法不同,應該及時就診。

子宮頸糜爛

子宮頸柱狀上皮外翻造成區域性的增生,甚至呈顆粒狀,導致宮頸口出現小顆粒樣的增生物。透過HPV和TCT檢查,排除其他子宮頸病變,一般不用治療,定期篩查子宮頸病變即可。

子宮頸息肉

子宮頸感染、慢性發炎引起子宮頸組織增生,造成子宮頸局限性的贅生物,形成息肉,通常呈紅色、紫色或灰白色,形狀可能像手指、燈泡或細莖,息肉突出宮頸口,表現為小顆粒狀。子宮頸息肉主要透過手術治療,如息肉摘除術,在手術之後區域性會留有傷口,所以需要口服抗生素兩天預防感染。建議可以服用甲硝唑(Metronidazole),同時做好個人衛生,防止息肉感染和復發。

子宮頸納囊

子宮頸納囊可見子宮頸表面突出青白色囊泡,內含黏液,小的如米粒,大的如玉米粒,突出子宮頸表面,甚至到達陰道口。子宮頸的納氏囊腫長得比較大或有盆底的墜脹的感覺的時候,在治療上面可以採用物理治療的方式,用比較粗的針頭把囊壁刺破,讓囊液排出來,腺口開放就可以了,也可以採用區域性的雷射治療,用雷射把囊腫刺破,就可以達到治療的目的。出現以上症狀建議及時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後,接受病因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