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血管藥:作用、適應症及用藥原則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21
本文介紹了心臟血管藥的主要作用及適應症,並強調了在使用過程中必須遵循醫生指導的原則。心臟血管藥可用於治療多種心血管疾病,但患者不得擅自改變用藥方案或停用藥物。

心臟血管藥的作用是什麼?

心臟血管藥的作用包括抗心絞痛、降低血壓、改善心肌梗塞預後、預防腦中風以及緩解心臟衰竭。使用心臟血管藥時需遵醫囑,避免私自濫用。

抗心絞痛

抗心絞痛是透過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來實現的。心臟血管藥中的硝酸酯類藥物如硝普鈉(Sodium nitroprusside)可鬆弛平滑肌細胞,使外周血管擴張,從而降低心臟負荷。這類藥物可用於急性發作的心絞痛或長期控制症狀。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此類藥物進行治療。

降低血壓

心臟血管藥中的降壓藥可以影響交感神經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減少周邊阻力,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適用於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治療。患者需要遵醫囑用藥,不可隨意停藥。

改善心肌梗塞預後

部分心臟血管藥具有保護內皮細胞、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黏附等作用,能夠預防再梗塞的發生,進而改善心肌梗塞的預後情況。對於存在既往心肌梗塞病史的患者而言,可以在醫師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以輔助病情恢復。

預防腦中風

心臟血管藥中的抗凝劑如阿斯匹靈(Aspirin)可透過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合成,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從而起到預防腦中風的作用。對於有腦中風風險的人群,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定期服用此類藥物。

緩解心臟衰竭

心臟血管藥中的利尿劑如呋塞米(Furosemide)能有效減輕水腫,降低心臟前負荷;β感受器阻滯劑如舒壓寧(Metoprolol)則有助於減慢心率、降低血壓,改善心肌重塑,從而緩解心臟衰竭的症狀。上述藥物需按處方規定劑量服用,並注意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如低血壓、疲勞等。

心臟病患者應嚴格遵循醫囑使用心臟血管藥,同時還要定期監測血壓、血脂水平以及心電圖變化。建議患者平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心臟缺血表現

心臟缺血可能表現為心絞痛、胸痛、呼吸困難、心悸、疲勞感等症狀。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存在或加劇,應儘快就醫以評估心血管健康狀況。

心絞痛

心絞痛是由於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導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當心臟需要更多氧氣時,如運動或情緒激動,會增加心肌耗氧量,此時狹窄的冠脈不能及時提供足夠的血液和氧氣,從而引發心絞痛。心絞痛通常發生在胸骨後方或左側胸部,有時可放射至手臂、頸部或下頜。

胸痛

胸痛可能是由於心臟缺血導致的心肌傷害或發炎反應引起的。當心臟缺血時,區域性組織缺氧,細胞代謝產生大量乳酸等物質,刺激神經末梢,引發胸痛。胸痛可能位於胸前區中央,但也可能向其他區域擴散。

呼吸困難

心臟缺血會導致肺部水腫,進而影響到正常的通氣功能,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呼吸困難可能表現為深呼吸、快速呼吸或需要倚靠支撐才能呼吸。

心悸

心悸可能源於心臟缺血導致的心律不齊或心跳過快。心臟缺血會影響竇房結的功能,使心跳節律異常,從而引起心悸的感覺。心悸可能會感到心跳強烈而快速,這種感覺可能伴隨焦慮或恐慌。

疲勞感

心臟缺血會引起身體各器官的供血不足,包括肌肉組織,這可能導致疲勞感。疲勞感可能出現在日常活動或輕微體力負荷之後,且休息後無法緩解。

針對心臟缺血的表現,建議進行心電圖、超音波心動圖以及血液生化檢查以評估心臟功能和血液指標。治療措施可能包括藥物治療,如阿斯匹靈(Aspirin)、硝酸酯類藥物,嚴重情況下可能需行冠脈介入治療。患者應避免吸菸、控制高血壓、管理糖尿病並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定期複查以監測病情變化。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