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疝氣手術的必要性
1. 兒童疝氣可能引起腸阻塞、腸穿孔等併發症。
2. 疝內容物若為小腸或大網膜,由於受到壓迫和刺激,會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嚴重時可導致絞窄性腸阻塞甚至壞死。
3. 隨著年齡增長,兒童患側腹壁肌肉逐漸發育完善,發生自愈的可能性較小。因此,為了避免因疝囊長期突出而影響對臟器功能的影響,建議儘早進行手術治療。
4. 早期發現並及時處理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風險的發生,並減少術後復發的風險。
5. 手術是透過開窗修補的方法將缺損處封閉起來,以達到治療的目的。該方法簡單安全可靠,一般不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兒童疝氣就診科室
兒童疝氣可以到小兒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急診科或麻醉科進行診治。由於疝氣可能涉及多種病因和併發症,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小兒外科
小兒外科主要診治兒童常見先天畸形、外傷及感染等。由於兒童疝氣屬於小兒外科的診療範疇,因此應選擇小兒外科進行治療。在小兒外科,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超音波檢查以評估腹壁缺損的程度。
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專門處理腎臟、輸尿管、膀胱等問題以及與此類器官有關的其他健康狀況。如果患兒存在腎積水或膀胱膨出等症狀,則需要到泌尿外科就醫。在泌尿外科,可透過超音波檢查來評估是否存在結構異常。
普外科
普外科涉及範圍廣泛,包括但不限於胃腸、肝膽胰脾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若患者疝氣位於腹部且伴有消化道症狀時,可前往普外科諮詢。常規體檢中可能包含腹部超音波檢查,以排除潛在的內臟疝氣或其他相關問題。
急診科
急診科負責處理急性、突發的醫療事件,如劇烈腹痛等緊急情況。當疝氣導致突然的嚴重疼痛或併發症時,應立即前往急診科。在急診情況下,醫生會快速評估病情並可能安排緊急手術。
麻醉科
麻醉科提供全身麻醉和其他形式的鎮靜劑,以確保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沒有意識。幾乎所有涉及疝氣修復的手術都需要全身麻醉,故應在術前預約麻醉評估。麻醉師會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並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需行特殊準備。
針對兒童疝氣,家長應注意避免讓孩子從事可能導致腹壓增高的活動,如長時間哭鬧或搬運重物。同時,定期觀察疝塊的變化,以便及時發現併發症並採取相應措施。
兒童疝氣症狀表現
兒童疝氣的症狀可能包括腹股溝腫塊、腹痛、嘔吐、便秘、排尿困難等,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儘快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腹股溝腫塊
由於先天發育異常導致腹壁薄弱或缺損,在腹腔內臟器透過此通道突出形成疝囊。當患兒劇烈哭鬧時,腹壓增高,使腸管等組織進入疝囊,從而出現腹股溝區域的包塊。腹股溝區是疝氣發生最常見的位置,因為此處腹壁較薄且存在潛在的腔隙可供器官脫出。
腹痛
腹痛可能是由於腸道被嵌頓在疝囊中引起的發炎反應和痙攣性收縮所致。腹痛通常位於腹股溝區,可能伴有區域性壓痛。
嘔吐
嘔吐是因為腸阻塞的發生,胃內容物無法正常透過消化道而逆流回食道,導致胃部壓力增加而引發嘔吐反射。嘔吐多發生在腹股溝疝引起的絞窄性腸阻塞時,此時嘔吐物可能含有血液。
便秘
由於腹股溝疝影響到腸道功能,可能導致大便排出不暢,進而引發便秘的症狀。便秘患者可能會在腹股溝處感覺到硬結或條狀物。
排尿困難
如果兒童患有疝氣並伴隨有膀胱出口阻塞,則會導致排尿阻力增加,引起排尿困難的現象。男孩常見於右側腹股溝疝,可壓迫輸精管和精索血管,引起陰囊水腫、睾丸萎縮等症狀。
針對兒童疝氣的症狀,建議進行超音波檢查以評估疝囊大小和位置。治療措施包括手術修補,如開放性無張力疝修補術或腹腔鏡下疝修補術。家長應注意避免讓孩子從事會增加腹壓的活動,如長時間哭鬧或劇烈運動,以免加重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