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再同步化治療的作用是什麼?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透過最佳化心臟各腔室的收縮順序和時間關係來改善心臟衰竭症狀,可以起到心臟衰竭症狀改善、心功能指標改善、心律不整減少、呼吸困難緩解、運動耐量提高等作用。該治療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患者不可擅自使用。
心臟衰竭症狀改善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透過最佳化左右心室收縮和舒張的時間關係來改善心肌協調性,從而減輕心臟衰竭的症狀。患者可遵醫囑進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以改善心臟衰竭症狀,需定期監測病情變化並調整治療方案。
心功能指標改善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能夠增加心輸出量、降低左心室充盈壓,進而改善心功能指標。針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以改善心功能指標。需要定期評估患者的反應情況並調整藥物或手術方案。
心律不整減少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可以恢復竇房結對心室激動的主導作用,有助於減少心律不整的發生。對於存在心律不整風險的患者,醫生會考慮進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以減少心律不整發生。需要密切監測患者的症狀及心電圖變化。
呼吸困難緩解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透過改善心室收縮和舒張的協同作用來減輕心臟負荷,從而緩解呼吸困難。對於存在嚴重心臟衰竭導致呼吸困難的患者,醫生會推薦進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在實施過程中應關注患者的舒適度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運動耐量提高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能增強心肌收縮力,提高心臟泵血效率,使更多的血液流向肌肉組織,促進氧氣交換,提高運動耐量。對於希望改善運動能力的患者,醫生會建議進行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在實施前需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並按醫囑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在接受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時,應注意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心臟負擔。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戒菸限酒、均衡飲食等,也有助於改善心臟健康。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效果如何?
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透過最佳化心室收縮和舒張的時間順序來改善心臟功能。其有效性取決於患者的基線心臟傳導異常程度、是否存在左心室收縮功能障礙以及患者是否有症狀。
1.基線心臟傳導異常程度。
2.是否存在左心室收縮功能障礙。
3.患者是否有症狀。
4.術後管理及隨訪情況。
5.患者依從性與生活方式因素。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