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性心臟病:診斷方法、致病原因及治療方案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23
本文介紹了風溼性心臟病的診斷方法和致病原因,並強調了及時就醫的重要性。該疾病是由多種因素如遺傳、感染及自身免疫反應等引起的多系統損害,其中心臟受累最為常見。治療需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方案,早期識別與管理對預防併發症至關重要。

風溼心臟病診斷方法

風溼性心臟病的診斷可以透過超音波心動圖、心電圖、胸部X光檢查、血清學檢查和心臟磁共振成像來完成。

超音波心動圖

超音波心動圖是一種無創性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利用聲波反射原理評估心臟結構及功能。該檢查能夠清晰地顯示心臟各房室大小、瓣膜形態以及血液流動情況,有助於發現瓣膜狹窄或逆流等異常。

心電圖

心電圖記錄心臟電信號傳導路徑及其活動狀態,以圖形形式反映心臟節律和激動傳播速度。透過檢測P-R間期延長、QRS增寬等改變可輔助診斷是否存在心肌損害。

X光胸片

X光胸片拍攝後前位影象觀察肺野密度分佈情況。典型表現為心影增大、主動脈結突出及肺淤血徵象,結合臨床症狀可以判斷是否為左心室負荷增加所致。

血清學檢查

主要包括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SAO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測定。前者升高提示近期有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史;後者增高則說明存在急性發炎反應。

MRI

MRI使用磁場和無線電波建立詳細的心臟影象,並提供關於心臟內部結構的資訊。MRI能清楚地顯示出心臟瓣膜的情況,包括其厚度、運動度以及是否有鈣化斑塊形成。

在進行上述檢查之前,應避免進食含碘食物至少8小時,以免影響甲狀腺功能指標的準確性。另外,對於已經確診患有風溼性心臟病的患者,建議定期複查以便監測病情變化。

風溼心臟病因何而發?

風溼心臟病的病因可能包括遺傳因素、感染因素、內分泌異常、自身免疫反應以及藥物副作用等,因此需要針對具體原因進行治療。患者應儘快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建議。

遺傳因素

風溼性心臟病可能透過家族遺傳的方式傳播,當患者存在易感基因時,可能會增加患病風險。因此,建議進行基因檢測以評估個體的風險水平,必要時採取預防措施。

感染因素

感染心肌炎後,病毒持續複製,導致心肌細胞受損、壞死,進而誘發心臟衰竭的發生。對於病毒感染者,可遵醫囑使用雷巴威林(Ribavirin)顆粒、克流感(Oseltamivir)等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內分泌異常

內分泌異常可能導致代謝紊亂,間接影響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從而引起心臟病變。針對內分泌異常的情況,可以考慮荷爾蒙替代療法(HRT)來改善賀爾蒙失衡狀態。

自身免疫反應

由於身體免疫系統對自身的心臟組織產生錯誤識別並攻擊,導致發炎和傷害,出現瓣膜損害的現象。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緩解不適症狀,常用有布洛芬(Ibuprofen)、希樂葆(Celecoxib)等。

藥物副作用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洋地黃、奎尼丁(Quinidine)等,會導致心臟毒性積累,造成心臟結構和功能改變。如果發現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應立即告知醫生調整用藥方案。監測心電圖和心臟功能也是必要的。

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減少心臟負擔,促進病情恢復。

風溼心臟病手術必要性

1. 風溼性心臟瓣膜病導致的心臟結構和功能嚴重受損。

2. 重度心臟衰竭引起呼吸困難、水腫等症狀。

3. 心律不整如心房顫動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及生命安全。

4. 雖經藥物治療仍反覆發作急性感染或持續症狀惡化。

5. 出現不可逆的併發症如肺動脈高壓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