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心臟動脈狹窄與剝離的診斷與治療方法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23
本文介紹了心臟動脈狹窄和心臟動脈剝離的診斷與治療方法,其中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ABG)、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等方法,並強調了在出現相關症狀時應及時就醫的重要性。

心臟動脈狹窄的診斷與治療

心臟動脈狹窄的診斷與治療可以考慮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ABG)、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等方法。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以評估病情。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通常採用導管技術,在X光監視下將微小球囊送至狹窄處,透過擴張球囊開啟狹窄部位。此方法能夠迅速恢復血流,減少心肌梗塞風險,適用於急性心絞痛發作、不穩定型心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ABG)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ABG)是將自身血管從主動脈繞過狹窄或阻塞區域,重新建立血液流通路徑的一種手術方式。該手術旨在改善心肌供血不足,長期緩解心絞痛症狀,適合嚴重冠狀動脈狹窄且無法行PCI者。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包括使用抗血小板藥如阿斯匹靈(Aspirin)以及降脂藥他汀類藥物來預防血栓形成並降低膽固醇水平。這些藥物有助於減輕動脈硬化進展速度,對輕微至中度狹窄具有一定的療效。

生活方式干預

生活方式干預涉及改變飲食習慣、增加體力活動量以及戒菸限酒等健康行為調整。針對心臟動脈狹窄,此舉可促進血液循環,延緩病情發展;尤其適合輕度至中度患者。

心臟動脈狹窄患者應定期監測血脂水平,保持血壓正常範圍,以減少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建議患者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的心血管檢查,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任何潛在的問題。

心臟動脈剝離的臨床表現

心臟動脈剝離的臨床表現為胸痛、呼吸困難、心悸、暈厥、肢體缺血等症狀,通常需要緊急醫療干預。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應立即就醫以評估心血管狀況。

胸痛

心臟動脈剝離導致血液流入冠狀動脈內膜下組織,刺激區域性神經並引發疼痛。這種胸痛通常位於胸骨後方或左側胸部,可能放射至肩部或手臂。

呼吸困難

心臟動脈剝離會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從而影響心臟功能,導致肺水腫和呼吸困難。呼吸困難可能表現為深呼吸或快速呼吸,伴有喘息聲,尤其是在活動後。

心悸

心臟動脈剝離會導致心肌缺血,進而出現心律不整,患者可感到心跳不規則或加速。心悸往往描述為自我感受到的心跳強烈或不規則,有時伴隨焦慮感。

暈厥

當心臟動脈剝離造成嚴重的心臟供血不足時,大腦供血隨之減少,可能導致短暫性腦缺血而發生暈厥。暈厥常常發生在站立位且突然發作,伴隨著眼前發黑、意識喪失等症狀。

肢體缺血

心臟動脈剝離會使得血管狹窄甚至閉塞,此時遠端肢體無法得到足夠的血液供應,從而出現缺血的情況。肢體缺血的症狀包括麻木、刺痛感、皮膚蒼白或顏色改變等,這些症狀通常出現在手足部位。

針對心臟動脈剝離的診斷,可以進行冠脈造影以評估血管狀況。治療措施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如抗凝藥和降脂藥以及手術干預如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保持良好的血壓控制,定期服用醫生開具的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藥物,並遵循醫囑調整生活方式,例如戒菸、限制飲酒、均衡飲食和規律鍛鍊。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