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跳穴的功效與作用
環跳穴具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溼、通利關節的功效。主治下肢痿痺無力、麻木不仁、半身不遂等疾病。
舒筋活絡
環跳穴位於臀部,在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交點上,取穴時患者宜採取正坐或仰臥位,屈髖屈膝各90°,以雙手拇指按揉穴位處肌肉約2分鐘至酸脹感為度。此步驟能刺激該部位經氣,起到舒緩筋脈的作用。
祛風除溼
透過按摩環跳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從而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廢物,達到祛風除溼的效果。若存在風溼性關節炎的情況,則可透過上述方法改善症狀。
通利關節
由於環跳穴屬於足少陽膽經腧穴中的常用腧穴之一,而足少陽膽經循行經過人體的腿部及足部,因此針灸此處能夠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進而達到通利關節的目的。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身體疼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效果。
下肢痿痺無力
當出現下肢痿痺無力的症狀時,通常是因為久病體虛或者感受寒邪導致的氣血執行受阻,此時可以透過針刺環跳穴的方式進行治療,因為本穴屬足少陽膽經之四總穴之一,是治八方之要道,所以可使氣血得以暢通,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麻木不仁
環跳穴可用於治療由血瘀所致的肢體麻木、活動受限等情況。其位置接近患側下肢神經幹走形區域,且在中醫理論中認為此處為督脈與膀胱經相會之處,故而能輔助緩解相關不適症狀。
使用環跳穴前應確保區域性皮膚無感染等問題,並告知醫生既往病史以及是否處於孕期或哺乳期。此外,如有高血壓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謹慎接受針灸治療。
環跳穴痠痛的病因
環跳穴痠痛可能由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炎、梨狀肌症候群、風溼性關節炎、腰肌勞損等病因引起,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獲得準確診斷和適當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
當髓核組織從破裂的纖維環突出到椎管內時,可能會壓迫鄰近的神經根,導致下肢放射性疼痛和麻木感。這種壓迫可能引起坐骨神經分佈區的不適。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等緩解疼痛。
坐骨神經炎
坐骨神經受到發炎刺激後,會導致區域性肌肉緊張和痙攣,進而引發痠痛的症狀。患者可遵醫囑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物進行止痛處理,比如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希樂葆(Celecoxib)等。
梨狀肌症候群
梨狀肌位於臀部深處,是人體坐骨大孔周圍的深層肌肉之一,其下方有坐骨神經透過。當梨狀肌出現傷害、發炎或其他病理改變時,可能導致坐骨神經受壓,引發臀部及下肢的疼痛、麻木等症狀。針對梨狀肌症候群的治療方法包括物理療法、注射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s)以及針灸等,需由專業醫師操作。
風溼性關節炎
若存在風溼性關節炎,在發炎因子的作用下,也有可能會引起環跳穴周圍軟組織出現水腫、充血的情況發生,從而誘發酸脹、疼痛的現象發生。患者可以遵照醫生的指導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進行治療,例如吲哚美辛(Indometacin)腸溶片、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等。
腰肌勞損
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或者經常彎腰負重,容易使腰部肌肉處於疲勞狀態,久而久之會出現慢性勞損,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會形成無菌性發炎病灶,刺激周圍末梢神經,從而引起環跳穴部位出現痠痛的症狀。對於腰肌勞損所引起的不適症狀,可以透過按摩的方式進行改善,也可以透過熱敷等方式進行緩解。
建議減少劇烈運動,以減輕關節負擔,促進血液循環。同時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加重病情。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