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懷孕有什麼風險
心臟病患者懷孕的風險比較多,主要的風險為可能導致心臟衰竭的發生,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患者及胎兒的死亡,具體分析如下:
妊娠時
心臟病患者在妊娠期間,隨著孕周的增加,患者的血液總量逐漸增加,尤其是懷孕後期,心臟負荷大量增加,可能誘發患者出現心臟衰竭,還可能導致胎兒在腹內缺氧死亡。心臟病患者孕期由於心臟收縮能力異常,會導致血液處於高凝狀態,易發生血栓栓塞事件,尤其是肺栓塞;
分娩時
分娩分為自然產和剖腹產兩種,對於心臟病患者,剖腹產時使用的麻醉藥物可能會直接誘發心臟驟停,導致患者死亡。自然產時患者需要屏氣用力,腹腔壓力增加,可能會導致回心血量增加。並且分娩時有強烈痛感,使心臟耗氧量明顯增加,增加心臟負荷,可能導致患者心臟驟停,胎兒也可能由於缺氧死亡;
其他
生產後患者孕期水腫逐漸消退,大量的組織間液進入體循環,透過尿液和汗液的形式排出體外。組織間液的大量迴流會增加心臟的負荷,容易導致心臟衰竭的發生。
懷孕三個月連續出血好幾天
懷孕三個月連續出血好幾天可能是先兆流產、子宮頸炎或是胎停育引起的,需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先兆流產
懷孕三個月的孕婦經常生氣、熬夜,容易導致身體比較虛弱,從而誘發先兆流產,出現連續出血好幾天的症狀。此時孕婦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黃體素(Progesterone)、保胎靈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具有較好的保胎效果。平時注意休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子宮頸炎
如果懷孕三個月的孕婦不注意個人衛生,導致細菌上行感染,進而誘發子宮頸炎,表現為連續出血好幾天、陰道分泌物增多等。建議孕婦遵醫囑服用鉀鹽青黴素V(Penicillin V potassium)、阿莫西林(Amoxicillin)等藥物進行治療。平時注意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胎停育
內分泌失調、子宮異常、染色體異常等原因可能會引起胎停育,導致孕婦出現上述症狀。此時孕婦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遵醫囑終止妊娠。平時注意保持區域性的清潔、衛生,避免暴飲暴食。另外,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等原因也可引起上述症狀,建議孕婦儘快就醫,以排除風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