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暈眩與前庭偏頭痛:症狀差異與診斷要點

分類: 大腦與神經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27
本文介紹了頭痛暈眩、前庭偏頭痛的相關資訊。頭痛暈眩涉及多個科室,其症狀可能因潛在疾病而異。前庭偏頭痛則具有特定的症狀和體徵,並可透過一系列檢查來輔助診斷。面對這兩種情況,建議患者在醫師指導下接受相應治療以緩解症狀。

頭痛暈眩看什麼科室的?

頭痛暈眩可以看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內科或中醫科。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及時就醫以確定原因並接受適當治療。

神經內科

神經內科主要關注神經系統相關疾病,如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等。如果患者出現頭痛暈眩的症狀,可能涉及到神經系統的問題,此時可以到神經內科進行診治。在神經內科,可以透過磁共振成像(MRI)或計算機斷層掃描(CT)來評估大腦結構是否異常。

神經外科

當患者的頭痛暈眩症狀由特定的器質性疾病引起時,例如腦腫瘤,則需要前往神經外科進行治療。針對明確為顱內病變所致的頭痛暈眩,可選擇神經外科作為首診科室。常規的影像學檢查包括頭顱X光片、CT掃描及MRI成像是常見的輔助手段。

耳鼻喉科

耳鼻喉科涉及耳朵、鼻子和喉嚨的健康狀況,若頭痛暈眩是由這些部位的問題引起的,則應考慮去該科室就醫。某些型別的耳源性或前庭性眩暈可能導致頭痛暈眩,需由專業醫師進行進一步診斷。常見檢查專案包括聽力測試、平衡功能評估以及頭部和頸部的詳細體檢。

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內科專門研究心臟和血管的功能及其相關疾病,部分心律不整也可能導致上述症狀。對於存在高血壓、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等基礎疾病的患者而言,頭痛暈眩可能是急性心血管事件的表現,應至心血管內科就診。一般會安排血壓測量、心電圖、超音波心動圖等常規檢查以評估心血管系統的狀態。

中醫科

中醫科是傳統中醫學的臨床部門,涉及頭痛暈眩在內的多種病症。此類不適症狀可能源於氣血不暢或臟腑功能失調。若患者希望接受針灸、草藥或其他傳統中醫療法來緩解頭痛暈眩,可選擇該科室。中醫師可能會依據望聞問切的結果開具處方,推薦適合患者的中藥方劑或實施針灸治療。

建議患者避免劇烈運動,特別是有頭痛暈眩的情況,以免加重症狀。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幫助減少頭痛暈眩的發生。

前庭偏頭痛症狀是怎樣的?

前庭偏頭痛症狀包括眩暈、噁心、嘔吐、耳鳴、聽力下降等。這些症狀可能交替出現,若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眩暈

前庭偏頭痛通常由遺傳易感性導致的神經血管功能障礙引發,這些異常會導致內耳淋巴水腫和前庭神經元興奮性增加。當顱內外動脈擴張時,會刺激前庭大腺體,產生眩暈。這種眩暈多為旋轉性,可能伴有不穩感,但很少有跌倒風險。

噁心

前庭偏頭痛患者的前庭小腦系統受到一定影響,此時會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執行,進而出現噁心的症狀。患者可能會感到腹部不適或食慾減退,嚴重時可伴隨腹瀉。

嘔吐

前庭偏頭痛發作期間,由於前庭器官受損,會引起迷路積水,從而誘發嘔吐中樞的興奮,出現嘔吐的現象。嘔吐可能是突然發生的,常伴隨著劇烈的頭痛,且可能伴有胃內容物逆流。

耳鳴

前庭偏頭痛發作時,內耳毛細胞因缺血缺氧而受損,可能導致耳蝸聽覺上皮傷害,出現耳鳴的情況。耳鳴可能是持續性的,也可能是陣發性的,在安靜環境中更為明顯。

聽力下降

前庭偏頭痛發作時,內耳毛細胞因缺血缺氧而受損,可能導致耳蝸聽覺上皮傷害,出現聽力下降的情況。聽力下降可能為暫時性,也可能成為永久性,取決於受損程度。

針對前庭偏頭痛的症狀,建議進行頭部MRI、頭頸部超音波檢查以及前庭功能測試等以評估內耳狀況。治療措施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等緩解疼痛,以及預防性藥物如氟桂利嗪(Cinnarizine)。患者應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過度疲勞,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助於減少前庭偏頭痛的發作頻率。飲食方面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前庭偏頭痛檢查是怎樣的?

前庭偏頭痛的診斷通常需要進行前庭功能測試、偏頭痛特異性頭顱磁共振成像、眼震電圖、腦幹聽覺誘發電位、前庭誘發肌源性誘發電位等檢查。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獲得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前庭功能測試

前庭功能測試用於評估內耳和前庭系統的功能是否正常。透過旋轉椅、冷熱試驗或甩頭試驗等方法,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完成一系列動作以刺激前庭器官,記錄反應時間及幅度。

偏頭痛特異性頭顱磁共振成像

偏頭痛特異性頭顱磁共振成像旨在排除大腦中是否存在與偏頭痛發作相關的結構異常。在安靜環境中仰臥於磁共振裝置上,按照指示保持靜止不動,掃描過程中可能會有輕微不適感但無需緊張。

眼震電圖

眼震電圖能夠反映眼球運動神經核及其通路的功能狀態,有助於判斷前庭功能是否受損。通常採用快速轉頭法或甩頭法來誘發眼球震顫,並記錄其電信號變化情況。

腦幹聽覺誘發電位

腦幹聽覺誘發電位可以評價聽覺傳導路徑的完整性以及對聲音訊號的處理能力。受試者佩戴耳機接受不同頻率和強度的聲音刺激,醫生分析所產生的生物電流模式是否異常。

前庭誘發肌源性誘發電位

前庭誘發肌源性誘發電位可間接評估前庭神經系統功能狀態。透過特定振動裝置刺激外半規管,觀察肌肉活動所引起的電生理反應是否正常。

以上各項檢查均需要空腹進行,以免食物影響結果準確性。此外,建議避免在檢查前服用可能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以免干擾診斷。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