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狀是什麼?
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狀包括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心悸,還可能伴隨噁心/嘔吐。這些症狀可能表明嚴重的心臟問題,應立即就醫或撥打急救電話。
胸痛
急性心梗時由於心臟供血不足導致心肌缺血缺氧,進而引發胸痛。這種疼痛通常位於胸骨後部或左側胸部,有時可放射至左臂或頸部。
胸悶
急性心梗會導致心臟泵血功能下降,從而影響血液供應和氧氣交換,此時會出現胸悶的症狀。胸悶可能伴有壓迫感或沉重感,通常發生在胸骨後部。
呼吸困難
當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出現壞死後,會引起心臟收縮力減弱,導致肺循環淤血,進而引發呼吸困難。患者可能會感到呼吸急促、喘息或需要深呼吸才能緩解窒息感。
心悸
急性心梗可能導致心律不整,如心室頻脈(VT)等快速型心律不整,使心跳加快,從而引起心悸的感覺。心悸可能伴隨心跳不規則或強烈跳動的感覺,尤其是在胸痛發作時。
噁心/嘔吐
急性心梗時,發炎因子刺激胃腸道平滑肌,引起胃腸功能紊亂,進而誘發噁心、嘔吐等症狀。這些不適可能由胸痛觸發,且常常伴隨著上腹部不適或腸絞痛。
針對急性心梗的診斷,可以進行心電圖、肌鈣蛋白I或T檢測。治療措施包括立即就醫並接受緊急冠脈造影術以恢復血流。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保持充足休息,同時注意飲食調理,減少高脂肪食物攝入,控制體重,戒菸限酒,有助於降低心血管風險。
急性肺原性心臟病病因
急性肺原性心臟病的病因包括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氣喘、肺動脈高壓以及肺間質纖維化等,這些因素導致肺部血液循環受阻或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循環高壓和右心負荷加重。由於不同病因導致的急性肺原性心臟病治療方法和預後有所不同,因此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確定具體原因並接受適當治療。
肺栓塞
由於血栓或其他物質阻塞肺動脈系統,導致肺循環障礙和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右心室負荷加重。這可能導致急性肺源性心臟病。抗凝治療是常見的治療方法,如皮下注射肝素鈉(Heparin sodium)進行預防和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發炎和黏液分泌增多導致氣道狹窄和氣體交換受限,引起呼吸困難、咳嗽等症狀,長期會導致肺動脈高壓和肺源性心臟病的發生。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沙丁胺醇(Salbutamol)緩解病情,但需遵醫囑用藥。
支氣管氣喘
支氣管氣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可引起支氣管收縮和氣道高反應性,導致呼氣困難和胸悶,嚴重時會引起急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可以使用布地奈德(Budesonide)福莫特羅粉吸入劑進行治療,但需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肺動脈高壓
肺動脈高壓是指肺小動脈內膜增厚、管腔狹窄或閉塞,使肺循環阻力增高,心臟負荷增大,最終導致右心室肥厚和功能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此時可能會出現急性肺源性心臟病的情況。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西地那非(Sildenafil)片、他達拉非(Tadalafil)等藥物擴張肺動脈,降低肺動脈壓力。
肺間質纖維化
肺間質纖維化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肺間質炎性細胞浸潤、肺泡結構傷害、肺間質纖維化為特徵的一組瀰漫性間質性肺疾病的總稱,當病變累及到肺動脈時,就會引起肺動脈高壓,進而誘發急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通常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比樂舒活錠(Pirfenidone)、甲基普立朗錠(Methylprednisolone)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建議定期監測血壓、心率和體重指數,保持均衡飲食並適度運動,以減少肥胖相關風險。必要時,可能需要進行胸部X光、超音波心動圖或肺功能測試來評估肺部狀況。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