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的症狀是什麼?
心臟衰竭的主要症狀包括呼吸困難、疲勞、水腫、咳嗽以及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這些症狀可能表明心臟功能下降,建議及時就醫以評估和治療心臟衰竭。
呼吸困難
心臟衰竭時心臟泵血功能下降,導致肺部充血和氣體交換受限,從而引發呼吸困難。這種症狀通常表現為活動後呼吸急促,嚴重時可出現靜息狀態下呼吸困難。
疲勞
由於心肌收縮力減弱,心臟無法有效泵出血液供應身體各器官,導致身體處於缺氧狀態。此時身體為了滿足自身需要會透過加快心跳來提高血壓,以保證足夠的血液供應,但同時也會增加心臟負荷,使其更容易感到疲勞。患者可能會感到日常活動後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疲倦。
水腫
當心臟衰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體內的液體瀦留,這些積聚的液體主要集中在身體低垂部位,如腳踝、小腿等處。水腫通常首先出現在下肢,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向上蔓延至腹部和全身。
咳嗽
心臟衰竭時,心臟不能有效地將血液泵送到肺部,導致肺部積液。這使得患者在呼吸時會吸入更多的水分並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咳嗽多為乾咳或伴有少量白色泡沫樣痰,尤其是在晚上躺下時更為明顯。
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
夜間睡眠時回心血量增多,加重心臟負擔,誘發心臟衰竭急性發作,出現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的情況。典型表現為突然發生的夜間醒來,伴隨嚴重的呼吸困難,需要坐起來才能緩解。
針對心臟衰竭的症狀,建議進行超音波心動圖、胸部X光檢查以及心電圖等診斷。治療措施包括藥物治療,如利尿劑螺內酯(Spironolactone)、β感受器阻滯劑舒壓寧(Metoprolol)緩釋片等,重症可能需行機械循環支援或心臟移植手術。患者應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限制鈉鹽攝入,以減輕心臟負擔。
心功能EF值如何評估?
心功能EF值透過以下五個步驟進行評估:
1. 心電圖檢查以確定心臟節律和收縮情況。
2. 超音波心動圖用於測量心臟結構、瓣膜功能及血液流動狀態。
3. 根據超音波結果計算左心室每搏量和心排血量。
4. 採用公式LVEF=心排血量/心腔最大容量×100%來計算射血分數。
5. 分析結果時需考慮個體差異以及可能存在的病理因素對EF值的影響。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