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瘙癢分泌物暗紅色
外陰瘙癢、分泌物暗紅色,考慮可能是子宮頸炎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陰道炎、子宮頸息肉導致。出現外陰瘙癢、分泌物暗紅色的情況,可以根據病因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
子宮頸炎
由於子宮頸炎會導致白帶增多,而白帶增多後,炎性也會跟隨著增多,這些發炎可能會反覆刺激外陰,導致出現外陰瘙癢。另外,由於發炎會使子宮頸出現充血、腫脹等現象,在性生活時可能會由於力度比較大,導致出現接觸性出血,出血後與白帶一同流出,可出現分泌物暗紅色的現象,通常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紅黴素(Erythromycin)緩解症狀;
陰道炎
由於女性的陰道部位直接暴露於外部,所以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而引起發炎,發炎可導致外陰瘙癢。另外,發炎還有可能導致陰道黏膜受損,由於陰道黏膜上也存在血管,所以受損後也可導致血管破裂出血,分泌物流出時可將這些血液沖刷出體外,出現分泌物暗紅色的現象。通常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克林達黴素(Clindamycin)、甲硝唑(Metronidazole)等緩解症狀;
子宮頸息肉
子宮頸息肉可能是慢性子宮頸炎引起,子宮頸息肉可能因為發炎的原因導致外陰瘙癢,由於子宮頸息肉可能會贅生在宮頸口,而且子宮頸息肉上通常會有微小血管,在性生活時可能會由於摩擦導致子宮頸息肉的血管破裂出血,出血後與陰道分泌一同流出後,可導致分泌物暗紅色,通常需要進行息肉摘除術。
菌群失衡會導致外陰瘙癢嗎
菌群失衡可能會導致外陰瘙癢,主要是因為菌群失衡使陰道的微生態發生變化,容易引起細菌滋生等原因所致。如果出現外陰瘙癢的症狀,應避免擅自使用藥物,以免導致瘙癢的症狀加重,而是建議及時就醫,待醫生檢查後明確診斷,再積極進行治療。陰道微生態中有各種細菌,包括維持陰道酸性環境的乳酸杆菌,以及少量的致病菌。在身體狀態正常時,細菌處於平衡狀態,以乳酸杆菌為主,在酸鹼平衡的情況下,很多致病菌不會引起陰道炎,而當菌群失衡時,可能會出現陰道發炎,導致外陰瘙癢。一般菌群失調可能與不潔性生活、陰道不正常沖洗有關,也可能與飲食不當有關,比如經常攝入蛋糕、糖果等甜食,引起陰道中的酸鹼度發生變化,呈偏鹼性,從而引起菌群失調。當菌群失調後,會導致雜菌生長過度,對此容易引起發炎,比如常見的是陰道、會陰白色念珠菌感染,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發炎,可能會引起患者出現分泌物增多等情況,而分泌物可刺激外陰陰道的黏膜,從而產生外陰瘙癢。綜上所述,菌群失衡可導致外陰瘙癢,建議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經常使用清潔用品清洗會陰部,以免破壞正常菌群,可以用溫水清洗。另外,需要注意保持個人衛生,比如勤換內褲等,有助於減少發炎的發生。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