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時心臟痛?探究心臟健康與排便關係!

分類: 心臟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28
本文介紹了大便時心臟痛的原因以及可能涉及的相關疾病,旨在幫助讀者瞭解該症狀與心臟健康之間的關係,並引導其在遇到類似情況時能夠正確應對。

大便時心臟痛的病因

大便時心臟痛可能是由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心肌梗塞、胃炎、腸阻塞或痔瘡等引起的,需根據具體因素進行針對性治療。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進行針對性處理。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導致血管狹窄或堵塞,影響血液供應和氧氣交換,從而引起胸痛、胸悶等症狀。當患者排便時腹內壓力增加,可能誘發心臟疼痛。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是常見的治療方法之一,透過導管將藥物塗層球囊送至狹窄處進行擴張。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通常由冠狀動脈血流減少或中斷引起的心肌缺血性壞死所致,此時由於區域性組織缺氧,可能會出現胸痛的情況。若患者在排便過程中用力過大,會導致血壓升高,進而加重心臟負擔,引起疼痛加劇。溶栓治療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一種緊急搶救手段,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阿替普酶等藥物可溶解已經形成的血栓,恢復血流通暢。

胃炎

胃炎是由各種刺激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發炎反應,此時胃部敏感度增高,易受外界刺激而產生不適感。排便時腹內壓增高,可能導致胃部痙攣,從而引起心臟部位放射性疼痛。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奧美拉唑(Omeprazole)、雷貝拉唑(Rabeprazole)等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來緩解症狀。

腸阻塞

腸阻塞是指腸道內容物無法順利透過,導致腸腔發生狹窄或閉塞,此時腸道積聚大量氣體和液體,會引起腹部陣發性腸絞痛。如果患者在排便時過於用力,可能會加重腸壁肌肉的收縮,從而引發心臟部位的放射性疼痛。手術切除病變腸段是治療腸阻塞的主要方法,如小腸切開取石術、結腸扭轉復位固定術等。

痔瘡

痔核位於肛門附近,當其體積增大或受到壓迫時,容易引起肛周區域的不適感。排便時腹內壓增高,可能導致痔核下移並刺激周圍神經,從而引發疼痛。痔核切除術是一種傳統的開放性手術方式,適用於多種類型的痔瘡,包括外剝內扎術、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等。

建議定期進行心血管健康評估,包括血脂檢測、血糖監測以及必要的心電圖檢查,以早期發現潛在風險並採取相應干預措施。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規律的大便習慣,避免長時間憋便,以免增加排便時的腹內壓力,加重心臟不適的症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