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後頭痛:處理方法與併發症觀察

分類: 常見病痛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07
本文介紹了拔罐後的處理方法以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在拔罐後,可以採用區域性溼敷、皮膚護理、紅外線照射等措施來緩解不適症狀。若出現皮膚傷害、感染或其他異常情況,則需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治療。此外,文章還提到,瘀青可能與多種疾病相關,因此建議患者在醫生指導下進一步排查原因。

拔罐後如何處理?

拔罐後可以採取區域性溼敷、皮膚護理、紅外線照射等方法進行處理。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如皮膚傷害或感染,應立即就醫。

區域性溼敷

使用乾淨的毛巾浸溼冷水或溫水,擰乾後覆蓋於受損傷處,間隔5分鐘後重新溼敷。溼敷有助於降低發炎區域溫度,緩解因拔罐引起的肌肉痠痛、腫脹等症狀。

皮膚護理

保持傷口乾燥清潔,避免感染,可適當塗抹紅黴素(Erythromycin)軟膏預防感染。上述做法能夠促進傷口癒合,減少不適感。

紅外線照射

利用特定波長的光線對受損部位進行輻射,每次治療時間依醫囑而定。非侵入性方式增強組織修復能力,並能減輕區域性水腫及促進血液循環。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拔罐時應由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操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風險。此外,對於存在皮膚過敏史者,應在醫師指導下謹慎考慮是否適宜進行此類傳統療法。

拔罐後瘀青怎麼回事?

拔罐後瘀青可能是由於皮下微血管破裂、凝血功能異常、維他命C缺乏症、過敏性紫斑或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等引起的。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皮下微血管破裂

由於拔罐時區域性壓力過大導致皮膚下的微血管破裂,血液外滲到組織間隙中,在皮下形成淤血。可透過冷敷緩解不適症狀,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消腫止痛酊、跌打生骨膠囊等藥物促進淤青吸收。

凝血功能異常

凝血功能異常可能導致出血時間延長,從而引起拔罐後出現瘀青的情況。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K片、注射用血凝酶等促凝藥物進行治療。

維他命C缺乏症

維他命C是人體必需的一種營養素,具有抗氧化作用。當身體缺乏維他命C時,會導致微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發生破裂和出血,進而表現為拔罐後出現瘀青的現象。補充維他命C可以改善病情,建議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如奇異果、青花菜等來補充維他命C。

過敏性紫斑

過敏性紫斑是一種常見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其發病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若患者對拔罐過程中的某些物質產生過敏反應,則會引起微血管通透性增高,紅血球外溢至皮膚下而形成瘀斑。患者需要及時遠離可疑致敏原並就醫接受抗組織胺藥如茶苯海明(Diphenhydramine)、氯菲安明(Chlorpheniramine)等口服以減輕症狀。

血小板減少性紫斑

血小板減少性紫斑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血小板計數降低,導致止血功能障礙,此時如果進行拔罐操作,可能會加重出血傾向,使皮膚出現瘀點、瘀斑等症狀。對於急性發作期的患者,需住院觀察並積極尋找病因,配合醫生透過靜脈注射白蛋白以及血小板輸注的方式提高血小板數量。

針對拔罐後出現的瘀青現象,建議患者注意保持患處清潔乾燥,避免摩擦或劇烈運動,以免加劇瘀青。此外,患者還可適當食用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如柑橘類水果,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和色素沉著的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