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神經:傷害評估與治療方案

分類: 常見病痛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2.12
本文介紹了手神經傷害的診斷與治療,涉及神經電生理檢查、超音波引導下神經阻滯、神經探查修復術、針灸治療等方法。若出現手部不適,應及時就醫以便獲得適當的評估和治療。手部神經壓迫、斷裂分別需緊急處理,以免造成持續的功能障礙。對於廣泛的手部神經分佈問題,應尋求神經科醫師的幫助。

手神經傷害的診斷與治療

手神經傷害的診斷與治療可以考慮神經電生理檢查、超音波引導下神經阻滯、神經探查修復術、針灸治療等方法。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加重,應儘快就醫。

神經電生理檢查

神經電生理檢查通常包括肌電圖和神經傳導速度測試,在無創條件下評估肌肉和神經的功能狀態。此方法可幫助確定神經是否受損及程度,指導後續治療方案制定。

超音波引導下神經阻滯

超音波引導下神經阻滯後首先使用超音波定位受損神經位置,然後區域性注射麻醉藥物以減輕疼痛和發炎反應。該措施旨在緩解因手部外傷導致的手部腫脹、疼痛等症狀,為後期康復創造良好環境。

神經探查修復術

神經探查修復術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的開放性手術,在直視下尋找並修復受損神經。透過恢復神經傳導功能來改善手部感覺和運動障礙。適用於確診為神經傷害且經過保守治療無效者。

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涉及在特定穴位上插入細針刺激神經和血液循環。中醫認為針灸能調節氣血流通、促進組織修復;對因外傷引起的軟組織傷害有積極影響。

除了上述措施外,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營養攝入,特別是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全穀類食品和綠葉蔬菜,以支援神經系統健康。

手神經壓迫的是什麼?

手神經壓迫是指正中神經、尺神經或橈神經在手腕部受到壓迫,導致手部感覺異常和運動功能障礙。

手神經壓迫是由於外傷後骨折移位、腱鞘囊腫、腕管症侯群等病因導致的手部神經受壓。這些疾病狀態會導致神經傳導受阻,進而引起一系列臨床表現。典型症狀包括手指麻木、刺痛感、肌肉無力、活動受限等。此外還可能出現手部皮膚顏色改變,如蒼白或發紺。

常做的檢查專案包括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測試、超音波檢查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掃描。其中肌電圖可記錄神經訊號傳導情況,而神經傳導速度測試則能評估神經傳導速度是否減慢。治療方法因個體差異而異,通常採用非手術療法如物理療法、藥物治療,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干預。常用藥物有維生素B群、甲鈷胺(Mecobalamin)等營養神經類藥物,以及布洛芬(Ibuprofen)、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腸溶片等抗炎止痛藥。

患者應避免長時間重復性動作,以減少手部神經的壓力,同時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過度使用手腕,睡眠時儘量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循環。

手神經斷裂的後果

手神經斷裂可能導致運動功能喪失、手部肌肉萎縮、手部皮膚感覺減退或消失、手部血液循環障礙等後果,嚴重時可引起長期不癒合的傷口。

運動功能喪失

運動功能喪失主要是由於神經傳導中斷導致大腦對手部肌肉失去控制。會導致患者無法進行正常的抓握、屈伸等動作,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手部肌肉萎縮

手部肌肉萎縮是由於神經受損後缺乏神經訊號的刺激,導致肌肉組織逐漸減少。可引起手部無力、握力下降等問題,進一步影響患者的精細運動能力。

手部皮膚感覺減退或消失

手部皮膚感覺減退或消失是因為神經傷害導致神經衝動傳導受阻,使資訊傳遞到大腦皮層受到干擾。這可能使得患者難以分辨物體的大小、形狀和質地,對日常活動造成困擾。

手部血液循環障礙

血液循環障礙可能導致區域性缺血或淤血,這是由於神經傷害引起的血管痙攣或擴張不均所致。長時間的血液循環障礙可能會引發組織壞死,需要緊急處理以防止永久性傷害。

長期不癒合的傷口

長期不癒合的傷口多因神經傷害導致區域性血液循環差、組織修復能力減弱而發生。如果不及時治療,傷口可能會感染並持續流膿,增加癒合難度及感染風險。

若確診為手神經斷裂,應立即就醫接受專業評估和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手部神經分佈是怎樣的?

手部神經分佈因人而異,通常包括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等。手部麻木、刺痛感、肌肉無力、運動協調障礙和皮膚感覺減退可能表明存在神經問題,建議諮詢神經科醫生進行評估。

手部麻木

當存在外傷導致軟組織傷害壓迫到周圍神經時,會導致神經傳導受阻,進而引發手部麻木的症狀。這種症狀通常出現在手指和手掌區域,可能伴有針刺感或蟻行感。

刺痛感

由於周邊神經受到壓迫刺激,使神經衝動異常放電,從而出現刺痛感的現象。這種不適感多為間歇性發作,集中在指尖或指腹處。

肌肉無力

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可能會導致支配手部肌肉的神經受損,影響神經訊號的傳遞,進而引起肌肉無力的情況發生。這種情況常表現為握力下降,尤其是拇指和其他手指之間的協同運動能力減弱。

運動協調障礙

若患者存在腦血管病後遺症,如腦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這些疾病可能導致大腦皮層運動區的功能障礙,繼而引發運動協調障礙。此類患者的典型症狀包括精細動作不穩、寫字顫抖以及持物掉落。

皮膚感覺減退

若患者存在腕管症候群,正中神經被卡壓於腕橫韌帶近側緣的骨纖維管道中,此時可導致正中神經所支配的手部區域出現感覺減退的情況。此症狀主要表現為大魚際肌萎縮,且伴隨有疼痛、麻木等症狀。

針對上述症狀,建議進行神經系統檢查、肌電圖和磁共振成像以評估手部神經狀況。治療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療法、藥物治療如抗癲癇藥癲能停(Phenytoin),重症則需手術鬆解神經沾黏。患者平時應注意避免長時間重復性活動,以免加重手部疲勞和壓力,還要注意保暖,以免寒冷刺激誘發或加劇不適症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