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心肌缺血需要治療嗎
無症狀心肌缺血需要治療,雖然是無症狀心肌缺血,但並不意味著病情輕微,若治療不及時,很可能會誘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心肌病。無症狀心肌缺血的原因主要是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心跳過快或心肌橋等,可透過口服藥物、手術治療或日常護理的方式進行治療。具體情況如下: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
主要是由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因素或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導致的患者全身血管內皮出現傷害,進而造成血管管腔狹窄,引發無症狀心肌缺血。可遵醫囑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替格瑞洛、吲哚布芬(Indobufen)等藥物進行治療。平時要注意戒菸戒酒,定期複查。
心跳過快
由遺傳因素或疾病因素導致患者出現心跳過快的現象,進而表現出暫時性的無症狀心肌缺血。無需進行特殊治療,等心跳恢復正常之後,即可緩解。平時要注意少進行劇烈運動,以免加重患者病情。
心肌橋
是指一段穿梭於心肌內的心臟纖維,而冠狀動脈通常在心外膜下的結締組織內,當心臟出現收縮時,有可能會壓迫這段冠狀動脈,進而引起心肌缺血的現象。可遵醫囑服用舒壓寧(Metoprolol)、鹽酸心舒平(Verapamil)、雙硝異山梨酯(Isosorbide Dinitrate)等藥物進行治療,嚴重時可採取冠狀動脈搭橋手術(CABG)或肌橋松解術(LMB)進行治療。建議患者平時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
早產兒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怎麼分級
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的說法不準確,臨床上多稱為缺氧缺血性腦病。早產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臨床上多根據症狀分為三級,即輕度、中度、重度。
輕度
對於處於此期的早產兒,臨床常可出現過度興奮、激惹、痙攣等表現,並可伴有肌痙攣、瞳孔擴大,興奮症狀在24小時內最明顯,72小時內多會逐漸消失,通常預後較好;
中度
臨床上早產兒意識多表現為嗜睡、遲鈍、肌張力減低、原始反射減弱,常伴有痙攣,並可有中樞性呼吸衰竭、瞳孔縮小,腦電波可有癲癇樣放電,症狀多在14天內消失,此期可能遺留後遺症;
重度
早產兒意識多表現為昏迷,並可伴有肌力鬆軟或間歇性增高,此時通常原始反射會消失,多見痙攣,可呈持續狀態,常有中樞性呼吸衰竭且明顯,還可出現瞳孔不對稱、對光反射遲鈍等症狀,處於此期時死亡率較高,新生兒多在數天到數週內死亡,症狀可持續數週,存活的早產兒可能會遺留後遺症。確診早產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後,建議新生兒家屬應及時帶其就醫治療。病情穩定後可以儘早進行智力及體能的康復訓練,有助於促進腦功能恢復,減少後遺症。為預防該病發生,建議加強圍生期保健意識,防治圍生期窒息是預防本病的主要做法。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