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傳播途徑及粒子植入後注意事項

分類: 傳染病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08.15
本文介紹了愛滋病的傳播途徑及其與家人共用碗筷是否會導致感染的問題。指出日常生活中普通的接觸並不會導致愛滋病的傳播,但需注意避免可能的傳播途徑。

愛滋病人能和家人共用碗筷嗎

愛滋病就是HIV病毒感染誘發的傳染性疾病,愛滋病人能和家人共用碗筷,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接觸,並不會造成HIV病毒的傳播。HIV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有三種,分別是性接觸、血液接觸、母嬰傳播,具體如下:

性接觸

HIV病毒存在於感染者的精液、陰道分泌物中,發生性行為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細微的皮膚黏膜破損,特別是同性的性行為容易造成黏膜撕裂性傷害,HIV病毒可透過破損處進入血液並誘發感染。

血液傳播

HIV病毒存在於感染者和愛滋病患者的血液中,人體被輸入含有HIV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選擇共用針頭注射吸毒、接觸到了部分沾有HIV病毒血液的醫療用具等,都有感染HIV病毒的可能性。

母嬰傳播

如果母親感染了HIV病毒,在妊娠和分娩的過程中,也可將HIV病毒傳染給胎兒。生育後的產婦如果是母乳餵養,HIV病毒也可隨著母乳傳染給喝奶的孩子。HIV病毒廣泛存在於感染者的血液、體液中,所以正常接觸、共用碗筷等不會造成HIV病毒傳播。預防HIV病毒傳播,真正要做的就是潔身自好、不發生高危性行為、不吸毒、不去不正規醫療或美容機構治療。

粒子植入對家人的影響

粒子植入的患者在短時間內與家人接觸,通常不會對家人造成影響,但應儘量和家人保持一定距離,尤其是與孕婦和兒童,儘量保持3米左右的距離。粒子植入後人體相當於一個放射源,可能會形成輻射,如果患者長期與家人接觸,家人長期生活在有輻射的情況下,可能會產生一定影響,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因此粒子植入的患者應儘量和家人保持距離,避免長期接觸。粒子植入指的是將放射源植入腫瘤內部,透過輻射摧毀腫瘤的一種治療手段,粒子植入的核心是放射粒子,在臨床上多使用的是碘-125物質,每個碘-125粒子在中心附近的射線輻射最強,所以將碘-125物質植入到腫瘤周圍,可以摧毀部分腫瘤組織,而不會對正常組織造成較大傷害。粒子植入適用於很多情況,如未經治療的原發性腫瘤、預防腫瘤區域性擴散或區域性擴散、患者不願進行根治手術等情況,最早使用粒子植入是治療前列腺癌,治療方法是將放射性粒子植入到攝護腺內,可以提高攝護腺周圍粒子的區域性劑量,減少對直腸以及膀胱的放射劑量,從而達到對正常組織或器官的保護作用。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