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發布的《國民視覺健康》白皮書數據顯示:在我國5歲以上人群中,每3個人就有1個人是近視。兒童青少年中,近視的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快速上升,6至15歲的平均近視率達到46.64%。
近年來,家長對孩子的視覺健康發育越來越重視。每到暑假,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帶孩子去檢查視力,這個時期也是全國各地醫院眼科門診最繁忙的時候。那麼,對於大部分的孩子而言,究竟什麼時候應該進行第一次的視力檢查呢?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眼科主任 藍育青教授
3歲起每年進行視力檢查,建立視覺檔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眼科主任藍育青教授介紹,一般來說,等到孩子3歲以後,大多數都能夠配合查視力表了。作為家長,可以在到醫院檢查前先在家中通過擺放不同方向的“E”字,初步教會孩子辨認方向,在確認孩子懂得辨認方向後帶到醫院進行檢查,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以外,如果遇到下列情況,則需盡早檢查:1、早產兒;2、有斜視、弱視、高度屈光不正等眼科疾病家族病史;3、眼睛外觀或視覺表現存在任何異常情況等。
所以,並非存在視力不佳或視覺異常才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而是應該每年都給孩子體檢視力,建立視覺健康檔案,這樣才能及早發現孩子是不是有近視的趨勢。如果一旦有發展成近視的趨勢,可以及早幹預、及早預防,甚至可以阻止近視的發展。
12歲以下初次驗光,需先進行藥物散瞳
藍育青教授提到,家長帶孩子檢查視力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關心一件事:我的孩子到底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這時候就要進行散瞳驗光了。
“散瞳就是通過散瞳藥物,讓孩子的眼睛完全放輕松,使之失去調節作用這樣的一個過程。”藍育青教授介紹,因為孩子年齡越小,眼睛的調節力較強,驗光時如果不做散瞳,睫狀肌的調節作用可使晶狀體變凸,屈光力增強,不能把假性近視成分除去,會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所以建議12歲以下,尤其是初次驗光,或有遠視、斜弱視和較大散光的兒童一定進行睫狀肌麻痹驗光。已經確診為近視需要配鏡的兒童,一般也需要散瞳驗光。
然而,有很多媽媽會擔心散瞳對眼睛健康不好而不敢散瞳,其實只要眼睛的發育結構沒有異常,散瞳就是非常安全的。散瞳只是幫助眼睛肌肉的放松,並且等藥效消失後並不會對眼睛造成長遠的影響。所以,用散瞳藥對絕大部分兒童來說是安全的。
同時,家長仍應注意孩子散瞳後的一些事項:1、孩子散瞳期間由於視近模糊,盡量避免近距離用眼,例如寫作業、看書、玩電腦等;2、散瞳期間瞳孔擴大,應避免強光刺激,尤其避免強烈的太陽光刺激,戶外活動時可佩戴太陽鏡或遮陽帽;3、散瞳期間家長要看護好孩子,叮囑孩子不要追跑打鬧,以免摔傷。
散瞳驗光的目的並非就是為了配眼鏡,而是要盡早明確兒童的屈光狀態,並且根據屈光狀態及發育情況,醫生才能有針對性的給出指導意見,預防近視的發生及發展。因此,適齡兒童應該盡早到醫院進行視力檢查及有針對性的散瞳驗光,建立視覺檔案並且定期跟蹤觀察,才能盡早發現近視的趨勢並及時采取針對性的預防近視措施。
(通訊員:張陽、黃睿、廖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