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杆菌根除失敗原因及預防措施探討

分類: 傳染病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2.12.15
本文介紹了幽門螺杆菌根除失敗的原因,主要包括菌株因素、宿主因素以及醫源性因素。其中,菌株因素涉及Hp菌株對抗生素耐藥、定植部位與密度以及不同菌株的混合感染;宿主因素則包括依從性差、其他部位Hp感染以及再次感染;醫源性因素則涉及到藥物的選擇不當、劑量不足等問題。

殺了兩次幽門螺杆菌還是陽性

幽門螺杆菌簡稱為Hp、殺了兩次Hp還是陽性,提示根除失敗,其原因可包括多方面,與菌株因素、宿主因素、醫源性因素等都可能有關。

菌株因素

1、Hp菌株對抗生素耐藥:不同地區由於抗生素使用率存在差異,Hp耐藥情況有所不同。如果感染的Hp菌株對所選用的抗生素正好耐藥,則會導致根除失敗;2、Hp定植部位與密度:定植於細胞內及胃底部、胃竇胃體交界處的Hp,較難被根除。當胃內定植的細菌量多時,巨大的細菌負荷會形成一層生物被膜,隔斷細菌與抗生素的接觸,導致根除失敗;3、不同Hp菌株的混合感染:同一患者可能感染一種以上的Hp菌株,不同Hp菌株對抗生素的抗藥性可能不同,多種菌株感染時,容易導致根除失敗。

宿主因素

1、依從性差:宿主依從性差,未按照規範服藥,可導致根除治療失敗。通常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和鉍劑應該在餐前服用,抗生素應該在餐後服用。如果服用時間不對會造成藥效降低,導致根除失敗;2、其他部位Hp感染:宿主可能存在Hp的口腔內感染,可導致Hp根除失敗,或根除後再次復發;3、再次感染:家庭內成員存在密集感染,或者密切接觸者存在Hp感染,患者在根治後可能出現再感染。

醫源性因素

1、藥物的選擇不當:選用了耐藥率高的抗生素,或者抑酸藥物選擇不當,或者未使用鉍劑聯合治療,可導致療效不佳,根除失敗;2、劑量不足: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或者抗生素未按照標準劑量使用,可使根除失敗;如果前面兩次根除治療是連續進行,則根除失敗後不建議接著進行第三次根除治療,因為Hp會從桿狀體變成球狀體,影響抗生素藥效的發揮。建議停藥半年至一年後再進行根除治療。如果最後一次治療時間距今已超過半年,可以考慮再次進行根除治療。再次治療時應選用高效的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如艾司奧美拉唑(Omeprazole)、雷貝拉唑(Rabeprazole)等,必要時還可以進行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代謝酶的基因學檢測,可以更精準地指導用藥。還可選用抗生素耐藥率低的組合,如阿莫西林(Amoxicillin)、富來頓(Furazolidone)、四環素(Tetracycline)、美樂寧(Minocycline HCl)等,也可考慮行藥敏試驗,根據藥敏結果選用抗生素。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